一對夫妻吵架

女的說,“你怎么就不能體諒我,包容我一點呢?”

男的說,“一個女人,你得溫柔,控制點情緒?!?/span>

兩個人相互指責,覺得對方故意找茬,明明可以做好的,卻不去做。

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(yè),也常常大發(fā)脾氣。

“這么簡單你都不會,上課就不能專心認真一點嗎?!你都多大了,還不懂事!”

似乎,孩子本來應該懂事,卻故意犯錯。

還有,當我們犯傻犯錯的時候,我們常常會反思、自責,覺得自己應該做得更好些。

應該更冷靜點,控制好自己的脾氣;應該理解別人,包容不同意見;應該靈活一點,說話拐個彎,嘴上甜一點……

可如果再碰到類似的問題,憤怒和指責還是會不經(jīng)大腦,直接沖破腦殼,肆意發(fā)威。

這些問題,常常讓我們又氣又惱。我們會條件反射地去會怪罪別人,或者責備自己。

可是,你有沒有想過——

很有可能,你或者對方,并不是不想去做好,而是根本不會做,沒有能力做好。

可能你會說,這有什么能力呀?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啊。

是的,也許我們知道,但是并不代表有能力做到。

我們常常忽略了,人與人的交往互動中,除了愿望以外,更需要能力。

關(guān)心和愛,是一種能力,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的。

控制情緒,在憤怒時還能理性冷靜,也是一種情緒管理的能力。

至于孩子的問題,集中注意力,分清重點,這些都是要學習的。

那些要求完美,善于自我鞭策的人,其實,正是缺乏自我憐憫,自我關(guān)愛的能力。

所以你看,大多數(shù)煩惱,不是因為不想去做,而是源于不會做,沒有能力做。

認識這一點,我花了很長時間。

我一直是個挺自負的人。從小學習好,讀大學、研究生,以及后來的工作,都是一帆風順。

所以,我一直認為,這個世界上,只要你足夠努力,什么事情都能做到。如果沒做到,要么是你不夠努力,要么是根本沒有非常想要去做。

比如說減肥,無非就是管住嘴,邁開腿。我曾經(jīng)在兩個月里減掉了十幾斤,雖然后來頭發(fā)掉得厲害,但這次經(jīng)歷更讓我深信,只要你真得非常想要,連基本的生理需要都是可以控制的,真的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。

還有各種考試,我一直覺得應試教育是最容易的事,因為目標明確,沒有選擇,無非就是花多少時間。

有一次,別人問我,怎么才能考上好大學?

我反問她,你有多么想上好大學?如果百分之二百,你肯定就能做到。

那時候,看到吸引力法則,我振臂高呼,說得太好了,這就是真理!你內(nèi)心想要什么,就會無意識地吸引什么。宇宙的運行就是這樣的!只要目標明確,加上持續(xù)努力,老天就會成全你。

我一直深信這個道理。直到30歲。

那年,我生了孩子。和很多父母一樣,我想給孩子最好的,最好的環(huán)境,最好的養(yǎng)育。

我從來沒有想過剖腹產(chǎn),因為覺得順產(chǎn)對孩子好。女人生孩子多么自然的事情,各項檢查都正常,只要控制好體重,多運動,肯定能順產(chǎn)呀。

沒想到,女兒臍帶繞頸,必須緊急刨腹。

好吧,反正沒有選擇。

孩子生下來了,我又想母乳,因為乳汁是最安全最好的。

可是,我沒有奶水。

用了十幾種催奶的方法,北方的,南方的,中醫(yī)的,西醫(yī)的,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偏方,奶水還是少得可憐。

不僅奶少,而且還堵。乳腺炎得了好幾次,經(jīng)常大半夜疼得想哭。

我非常惱火!女人會生孩子,也應該會喂孩子呀。為什么這么簡單自然的事情,對于我,卻這么困難呢?!

每時每刻我都在琢磨:是不是我做得不夠?一定應該有更好的方法。什么東西是我沒想到的?什么地方我可以做得更好?

我知道母親的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,我非常努力地控制自己,但情緒就像失控的過山車,常常在焦慮、抑郁、希望、失望之間來回徘徊,越是用勁兒,就越容易崩潰。

我現(xiàn)在知道,那是產(chǎn)后抑郁,但是當時,我不知道。

我只是覺得,世界亂套了,為什么我這么努力,這么想把事情做好,卻什么都做不好呢?!

不僅感覺自己如此,覺得家人也是一團糟。

對孩子的內(nèi)疚,對自己的責備,混合著對家人的憤怒,完全把我淹沒了。就好像卷進一個沙漏,越是奮力掙扎,越是被吸進去,任憑沙子一點點把自己埋沒。

如果一個問題,一開始的方向是錯的,那么,你越是堅持,越是努力,就會錯得越厲害。

當時我就是這樣。

表面上看,我好像試圖在解決問題。但實際上,固有的思維限制了我的想象。

我一直都以為,想做+努力=做好,可沒想到,我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

是否有足夠的能力?

如果有能力,想做+努力=做好。

如果沒有能力,想做加努力仍然會一地雞毛,一敗涂地。

焦慮抑郁中看到一本書,對我啟發(fā)很大——弗洛姆的《愛的藝術(shù)》。

他在書里說,愛是一種創(chuàng)造性的付出,愛是一種能力。

原來,愛是一種能力??!

這句話對我晴天霹靂。

在此之前,我一直以為,愛是人人皆有的本能。世界上不存在能不能愛的問題,只有愿不愿意去愛。

原來,愛是一種能力,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。

我問自己,我有這種能力嗎?我有能力愛好自己嗎?我有能力愛好別人嗎?

過日子不是考試,不是一定要苦逼自己,擰巴自己,才能把分數(shù)提上去。過日子需要放松,需要會愛,需要一個人有愛己愛人的能力。

后來,學了心理咨詢,我成了一名心理咨詢師。

在咨詢中,我越來越發(fā)現(xiàn),大多數(shù)煩惱,都不是自己或者對方不想做,而是,我們沒有做好的能力。

比如,男人出軌了,想重回家庭,希望生活恢復如常。女人呢,也想要婚姻繼續(xù),一家人幸福。他們都想修補好感情的裂縫,平平靜靜的生活。

可是,因為創(chuàng)傷,兩個人都很敏感。男人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,女人沒有信任放下的能力,他們都生活在各自的傷痛和防御里。

這就注定了,接下來的生活會相互指責,異常煎熬。

父母生孩子氣,并不是孩子天生頑劣,不學好。而是,孩子根本沒有好榜樣,好條件,在他的環(huán)境里,他沒有學到和掌握那些本領(lǐng)。

所有的孩子,不管表面看起來多糟糕,從內(nèi)心里,他都想要做好。

我相信,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。但是,很多父母的確能力不足。他們可能事業(yè)有成,但缺乏愛的能力、溝通的能力、情緒管理的能力,也缺乏解決家庭沖突和矛盾的能力。

父母這方面能力不足,孩子自然也不會無師自通。

有人說,承認自己沒有能力,感覺很受挫。

可是我覺得,恰恰是這一點,讓身陷煩惱的人找到了方向,也看到了希望。

因為,能力是可以學習的。

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,所有的能力都是學來的。

我們學會了說話,學會了觀察,學會了各種技能,也學會了偏見、指責和謾罵。

既然我們能學這么多,我們自然也能夠?qū)W會如何愛自己,如何非暴力地表達,如何控制管理急脾氣,如何積極地解決矛盾和問題……

這些能力,我們都能夠?qū)W會,不管你年齡多大,也不管你碰到的問題多復雜。

讓我們在憤怒指責的時候停下來吧!

憤怒會讓我們失去理性,指責會讓關(guān)系越來越遠,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的。

我們想要理解,想要愛,想要內(nèi)心的平靜和滿足。

那么首先我們就要看到,對方和我們是不是一樣,也想要做好,卻沒有能力?我們是不是一樣需要幫助?是不是都需要學點什么?

當我們把所有的分歧和矛盾,看過是我們需要一起面對和解決的難題。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,才是解決的出路時,我們就離真正的幸福又近了一步。

切記:你或者他,不是不想做好,而是沒有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