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保定理工學院 >> 資源與工程技術學院 >> 教學工作 >> 教學動態(tài) >> 瀏覽文章 |
荊棘之旅 東部落
【教學動態(tài)】 加入時間:2021年06月25日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(chuàng) 作者:dkx 訪問量:
|
6月23日早上,乘坐大巴車前往本次實習路線——東部落,歷時半個小時到達目的地。 一、 實習目的 (1) 了解地層劃分的原則,建立實習區(qū)寒武系底層層序。 (2) 了解、掌握中、上寒武統(tǒng)各組巖性特征、分層標志、主要化石特征。 (3) 認識碳酸鹽巖的主要巖石類型(鮞狀灰?guī)r、礫屑灰?guī)r、藻灰?guī)r)。 (4) 學會作信手剖面圖。 (5) 學會在野外記錄本上記錄描述的格式及記錄內容。 二、教學安排與教學內容 老師帶領著我們向山頂攀爬途經五個重要的觀察點,依次為我們講解。 No.1位于東部落村西鬧野溝溝口。 (1)帶隊教師進行講解了地層的有關概念和知識(地層、地層前律、地層序正常與倒的判別標志,地層劃分的依據)。 (2)確定下寒武統(tǒng)毛莊組 與中寒武統(tǒng)徐莊組 的界線、標志。分界點位于東部落西鬧野溝溝口。觀察到毛莊組為紫紅色頁巖,反映當時沉積環(huán)境為相對氧化環(huán)境。而徐莊組則以較連續(xù)的紫色、灰紫色、灰褐色或綠色云母質頁巖夾生物碎屑灰?guī)r為特征,頁巖中除含有云母片之外,常含有海綠石。 No.2位于第一個山梁的半坡。 (1)確定徐莊組與張夏組的界線。徐莊組的頂部很少有灰?guī)r或僅有少量很小的扁豆體 而張夏組底部都是以出現層狀含海綠石夾少量黃綠色頁巖的鱺狀灰?guī)r為兩者的分層標志 (2)老師帶領同學觀察了含海綠石的鱺狀灰?guī)r。 No.3位于第三個山梁小路拐彎處,附近有一棵孤立松樹 (1)確定張夏組( 與上寒武統(tǒng)崮山組的界線)。在這里可以看到以下地質現象:1、巖石類型發(fā)生突變,巖石的顏色差異明顯;2、所含化石不同,張夏組頂部的藻灰?guī)r中產德氏蟲,而崮山組的底部主要產蝴蝶蟲;3、崮山組以紫紅色粉砂質頁巖與紫色礫屑灰?guī)r為主,并夾有鱺狀灰?guī)r和藻灰?guī)r夾層。 (2)總結了沿途所見張夏組巖性特征。張夏組可分為上下兩部,下部為鱺狀灰?guī)r夾黃綠色頁巖,上部以鱺狀灰?guī)r為主,夾藻灰?guī)r、泥質條帶灰?guī)r。 (3)一起觀察了紫色礫屑灰?guī)r。海綠石是一種富鐵富鉀的含水層狀硅酸鹽礦物,一般產于海相地層中,與現代海洋底部的海綠石相似,故常用作海相和海侵的指示礦物。鱺粒多為球形或橢圓形的顆粒,鱺核由砂、內碎屑和生物碎眉組成。一般認為,顫?;?guī)r形成于溫暖淺水、攪動劇烈、強烈蒸發(fā)的環(huán)境,常產于碳酸鹽巖臺地邊緣淺灘。 No.4位于第四道山溝向北上延的低洼處附近。 (1)確定崮山組 與長山組 的界線。崮山組上部為紫色粉砂質頁巖夾礫屑灰?guī)r透鏡體,頂部常見蝴蝶蟲、蝙蝠蟲化石。長山組頁巖較少,灰?guī)r較發(fā)育,且底部的厚層灰?guī)r或礫屑灰?guī)r很穩(wěn)定,并含大量海綠石。 (2)回顧總結沿途所見崮山組的巖性特征。崮山組可分為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礫屑灰?guī)r及紫色粉砂巖為主,中部以灰色的灰?guī)r(包括泥質條帶灰?guī)r、鱺狀灰?guī)r、藻灰?guī)r等)為主。 (3)對藻灰?guī)r進行觀察 No.5位于第四個山梁頂部318 高地北側約100m鞍部處。 (1)確定長山組與鳳山組的界線。在這里可觀察到兩者的巖石顏色明顯不同。 (2)鳳山組巖性以薄層灰?guī)r、薄層泥質條帶灰?guī)r與黃綠色頁巖互層,夾礫屑灰?guī)r為主。 (3)回顧總結沿途所見長山組巖性特征。長山組在區(qū)內出露厚度不大,本剖面出露厚度僅18 m。巖性以紫色礫屑灰?guī)r、粉砂巖與頁巖互層,夾有藻灰?guī)r及生物碎屑灰?guī)r。 |